薛涛是有名的才女,为什么晚年时期看破红尘入了道教?

2024-10-09 08:11历史解密

薛涛,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朝时,古诗迎来巅峰,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人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白居易、杜牧、初唐四杰等。那时候,不仅男子喜爱吟诗作赋,女子同样喜欢,也有“唐代四大女诗人”,分别是薛涛、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其中,薛涛一生共写了500多首诗,可惜的是这些诗歌大都散失,流传至今的只有90首左右。她的一生跟其诗歌一样,令人惋惜。

薛涛,长安人,约公元768年出生。父亲薛郧在长安做官,学识渊博,把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八岁时,就写出了让父亲又忧又喜的诗。那天薛郧在院中的梧桐树下乘凉,他忽然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不假思索地就接上了他的诗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都说诗能言志,薛郧很担心女儿的未来。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进谏,结果得罪了朝中的权贵,被贬谪到蜀地,一家人从长安搬到了成都。几年后,薛郧在出使南诏时沾染了瘴疠,离开人世,那年薛涛14岁。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母女二人的生活很艰难,母亲也病倒了。无奈之下,16岁的薛涛凭借美丽的容貌,以及通音律、能吟诗作赋,加入了乐籍,成为营妓。

当时官员们来风月场所,不仅要求女子有美貌,还要求有才艺。恰好这些薛涛都有,让她得以与许多著名诗人有来往,包括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贞元元年,时任中书令的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 ,薛涛用才情征服了他,很快变成了他身边的红人。

很多想要见韦皋的官员,都会事先贿赂薛涛,她一一收下了这些钱财,然后全部上交。后来,闹出的动静太大,韦皋很不满,一气之下,将她发配到松州。此地偏远,人烟稀少,去的途中,薛涛很害怕,写下了《十离诗》寄给韦皋。他看到诗后,心软了,将其召回。

回到成都后,20岁的薛涛让韦皋帮她脱去乐籍,成为自由身。也搬出了大帅府,居住在西郊浣花溪畔。

元和四年三月,42岁的薛涛遇见了她的第二个爱人,此人就是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31岁的他以监察史的身份到蜀地,久闻薛涛的芳名,故到蜀地后就约她见面。薛涛一见元稹,就被他的才情吸引,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过了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

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元稹调离蜀地,任职洛阳,两人不得不分开。之后,两人一直靠书信诉说思念之情。然而元稹也是多情花心之人,况且薛涛的之前的身份,对他的仕途没有丝毫帮助,还会对他不利,元稹没有再回来。

薛涛对他的思念是刻骨铭心、情真意切,满怀幽怨的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知道元稹不回来的理由,看破红尘的她,脱下了曾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道袍。晚年时,离开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建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最后的时光。

公元832年夏天,薛涛去世,享年64岁。

  • 什么是红梅妆?它的产生与上官婉儿这位才女有何关系?

    段成式《酉阳杂俎》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

    2025-03-31
  • 青岛崂山发现“北斗七星阵图”道教石刻

    山东青岛的崂山风景区管理局30日透露,近日,在崂山仰口游览区发现刻有“北斗七星阵图”的石刻,据专家估测,该石刻或刻于唐宋年间。该“北斗七星阵图”刻于崂山仰口游览区太平宫西侧的“犹龙洞”上方的“混元石”上。据传说记载“全真七子”..

    2025-03-29
  • 地脉人文孕育的清水道教音乐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并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发展起来的宗教。道教音乐是道教在其所有斋蘸科仪中,为敬天尊神、祈福迎祥,祭祖安魂、超度亡灵,驱鬼降妖、禳灾避祸等诸多的法事、道场活动而配合诵经讲法、踏罡布斗仪程所使用的宗教音乐。道教音..

    2025-03-29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和道教有渊源

    相信说起四大神兽,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画面。那为什么只有四个没有五个或者多少个呢?那..

    2025-03-28
  • 文化超越技法心灵感应大道——读李学辉的道教人物画

    李学辉赠《李学辉道教人物画》,展卷而读,感慨于李学辉这些年竟创作了如此丰富的道教人物画作品,更感动于他浸淫于道教思想而生发呈现出的自然、悠然、浩然之气,读之,心灵可得滋润和洗礼。李学辉善画大画,从他的黄河、长江系列到《齐鲁九..

    2025-03-07
  • 河北临漳出土明朝时期道教大铁钟 国内罕见

    古邺城旧地河北省临漳县近日出土一口巨大铁钟,经考证,这口大铁钟为明代道教遗物,属国家珍贵文物,国内罕见。据临漳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铁钟是建筑施工队在县城第一小学挖地基时挖出的,铁钟高170厘米,口径140厘米,壁厚3厘米,重约一吨,..

    2025-03-06
  • 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

    一、道教特有的神秘文字东汉顺帝时(126年一144年),沛国(在今江苏境)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造作种种道书,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道教。为了使道书神秘化,同时也使传道活动具有隐蔽性,因而道教文献中常常采用一些特殊文字,使外人无..

    2025-02-15
  • 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

    2025-02-15
  • 道教用品——镇坛木

    又名“震坛木”、“奉旨”、“净板”等。为略呈长方体之木块。顶面稍有隆起,底面平坦,以漆涂成红色。正面刻有“万神咸听”四字,两端刻有乾坤、坎离四卦。在道场进行中,镇坛木被置于桌上,由高功配合科仪使用。道士专行法术时,也用来拍击..

    2025-02-15
  • 道教用品——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

    2025-02-15
  • 重庆明墓群出土道教色彩石质宝券珍贵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

    2025-02-14
  • 道教用品——法印

    一般为木制、铜制或玉制。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道教自从祖天师张道陵开始传有法印,沿袭至今。法印是道教奏达天庭的公印,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洞玄经》:“法印照..

    2025-02-14
  • 道教用品——木鱼

    道教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称为法器。一般在醮坛配合经韵及科仪使用,有些也可在专行法术时使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故品种繁多。 木鱼:又称“木鼓”,俗称“鱼子”。形圆而刻做鱼形,故号木鱼。中间掏空,击之作声。通..

    2025-02-14
  • 道教用品——鼓

    圆桶形或扁圆形,边围鼓起,中空,两面或一面蒙以皮革。鼓有大小之分:大鼓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钟和板使用;小鼓在道场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的声音,被认为具有通神和辟邪的作用。道教对击鼓颇有讲究,可以打出”风云雷雨..

    2025-02-14
  • 道教用品——磬

    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圆磬”,圆形而中空,铜制或铁制,一种称为“扁磬”,又叫“玉磬”,形似曲尺,曲角120°,玉石制成。道场上多用前一种,通常放在经案的左手边。磬的主要作用是通报神灵,也可以消灾解厄。平时道教徒或香客进殿朝拜,..

    2025-02-14
  • 道教用品——笏

    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一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道教则不受此限,根据条件均可使..

    2025-02-14
  • 道教用品——如意

    一般为玉、木、骨制成。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形或芝形,中央一点圆形。象征“道化三清”之意,又喻一心尊三宝(即道宝、经宝、师宝)。《太清玉册》:“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

    2025-02-14
  • 道教用品——天蓬尺

    亦名“法尺”。为长形方木。六面雕满了日、月、二十八宿的名称,及三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等图案,还有天蓬元师的圣号。以此行使天蓬元帅的神力,具有辟邪除魔的作用。《道书援神契》:“古者祓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

    2025-02-14
  • 道教用品——钟

    一般由铜或铁铸成。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于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道书援神契》:“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

    2025-02-14
  • 北大早逝的才女“飞花”张培祥八字拆解!

    张培祥,网名“飞花”,出身贫苦之家但勤奋向上,智力过人,上学路坎坷,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读书期间写下纪实小说《..

    2025-01-31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