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发现唐代摩岩造像 保存完整西南少见
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佛壁。
佛壁上的雕刻十分清晰
佛像衣纹流畅
近日,潼南县文管所接到该县崇龛镇薛家村村民报告称,当地在挖石子修公路时,挖出了一些菩萨,怀疑就是当地传说中的唐代“千佛壁”,潼南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了现场踏勘,经过初步勘查判断,推测这些佛家造像确为唐代晚期所造的摩岩造像。
造像精美保存完整
昨天下午,记者抵达离潼南县城30余公里的崇龛镇薛家村,在一处施工工地现场看见了13龛菩萨造像。“现在只露出地面13龛保存比较完整,推测泥土的下方应该还有其他造像。”潼南县文管所工作人员李毅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
这13龛佛家造像面积共约30余平方米。造像均为高浮雕,有双重龛、方形龛2种龛型,造像丰满,雕刻细腻,纹饰精美。特别是左边第一龛,中跏趺座一佛、高发髻,饰柳叶形背光,头悬宝盖,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龛周饰卷草,龛外沿下角左右各雕一力士,肌肉发达,面相狰狞;菩萨、弟子、佛像面容慈祥,衣纹流畅,保存完好。
传说中的“千佛壁”?
“8月12日,修建薛家村公路,要挖掘取土,却意外把这些菩萨挖出来的。”薛家村村主任薛万伟告诉重庆晚报记者,8月12日下午,在挖土的施工现场,一位操作挖机的施工人员正在挖土,忽然发现堡坎的右上角露出了一个石龛,顺着石龛挖下去,13龛菩萨露了出来。随后,施工人员赶紧向县里汇报,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围观。
“村里的老人都说,古时候,这里本来有一座叫千佛寺的古庙,庙后的石壁上雕刻了很多菩萨,又叫‘千佛壁’。”村民李彦平说,在他年幼时,也曾经在这一带见过一些菩萨石刻,“那些石刻本来也被埋了一部分,1958年,附近要修水坝,就在上方挖了很多石材出来,石材下方的泥土和碎石子就掉下来,把这剩下的佛龛掩埋在了里面。”李彦平推测,这次挖出来的佛龛,应该就是传说中“千佛壁”的一部分。
推测为唐代佛家造像
昨日,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文物专家徐林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通过现场勘查,潼南崇龛千佛寺唐代摩岩造像,与潼南崇龛万佛寺、玉溪镇万佛岩、新胜镇五硐岩等唐代纪年石刻风格一致,推测年代确为唐代“千佛寺”的造像。造像雕刻精美,保存比较完整,在我市甚至西南地区都比较少见。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前,有关部门正积极加强千佛寺造像的保护工作。
更新于:1个月前-
有关藏传佛教微型造像艺术品擦擦的一点探讨
擦擦(tsha-tsha)的来源与宗教本怀“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一般专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制成品上面印制的是藏文或梵文经咒。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玛尼堆上或修习岩..
2024-08-27 -
中国对甘肃炳灵寺唐代大佛实施保护维修
在完成前期病害调查的基础上,15日文物保护人员开始对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的炳灵寺唐代大佛实施保护维修。据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劲松介绍,此次维修主要是对大佛本体的保护维修,重点是对面部、手部、脚部等病害较多的地方实施工程治理..
2024-08-26 -
独具特色的印度佛教造像
印度毗湿奴神庙入睡的毗湿奴伟大的印度文化,在4千多年前,就沿着印度河流域繁荣起来,而这里有着雕刻的传统,历来是高超雕刻艺术的发源地,著名的莫亨左达罗遗址出土的皂石像和青铜像等令人惊叹不已。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800多年,对..
2024-08-26 -
山西历史上的石窟和石刻造像
石窟艺术的物质依托是山地。山西多山,世人皆知。即使依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全省110多个县市中,确实很难讲得出哪一个县市会没有山地。山西自古以来宗教造景习俗源远流长,其中尤以佛教造景为最。笔者曾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着意于对这一方面的..
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