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冈飘雪 感受石窟造像中的苍凉神韵
从北京西行350公里,就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大同。早在1600年前,这里曾是中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的都城,从大兴安岭南下的鲜卑族拓跋氏在这里定都近一个世纪。
出大同城西约半小时的车程后,一处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矗立着一座平缓的山丘,苍白的砂岩石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山顶土黄色的古堡和烽火台告诉我们,现在清幽宁静的这里也曾是古时硝烟弥漫的边镇重地。到达的瞬间,天空飘起了雪花,把这里映衬的一场美丽。
“云冈”之名源自山上高耸入云的山岗,而石窟起初是佛教信徒们坐禅修行的场所,窟内的佛像是修行时的观想物,而后来民间的造像则成为祈福、求愿的一种功德行为。我们也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里。
云冈石窟与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都是源自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产物。不同于其他两者的是,云冈石窟工程集中在北魏一朝开凿,历时半个多世纪,用工匠百万余人,全部为石雕,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后精心打造的一处皇家佛教圣地。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为主,历朝都有营造,工程断续几百年。龙门石窟则是北魏从大同迁都洛阳后才开凿的,受云冈影响较大。所以云冈石窟在艺术性和地域上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后的参观中,我们也渐渐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被这种石刻艺术深深折服。
云冈石窟主造像
云冈石窟的第五六窟
云冈石窟第16到20窟前,一块巨石立在宽阔的广场边,石上刻有北大教授宿白题写的“昙曜五窟”四个大字。这五个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洞窟,主像高度都在13米以上,身躯高大、气势雄伟,分别象征着北魏的五个皇帝,因为是由一位叫昙曜的和尚主持开凿的,所以也叫昙曜五窟。第5窟和第6窟是工程浩大、雕饰华丽的典型洞窟。第5窟主像是云冈石窟第一大佛,坐佛高17米,盘腿宽15米,四壁2300余尊造像无一雷同。第6窟最为华丽壮观,15米高的方形塔柱直接窟顶,塔的四面和周围四壁没有一块不曾雕刻的地方。下层还有保存完整的反映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30多幅佛传故事浮雕。整个石窟既烘托出佛国世界的神圣与庄严,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石窟掠影
从石窟中走出来,就像在佛国世界畅游了一回,不仅感慨万千。那些佛像传递给我们的精神,那屹立百年的苍凉,风化斑驳的墙面,菩萨伺立于佛两侧俯首倾听的姿态、护法怒目直发震慑一切恶人的面孔、手持供养物的飘逸灵动的飞天、还有手拿各种乐器演奏佛乐的伎乐天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和谐地停留在这座座洞窟中,守着华夏千年的文明,呈现出一幅美妙的场景!
-
漫谈佛教的造像
我接触与研究造像量度近十年了。初皈佛门,到各地参学,看到待修的庙宇断壁残垣,法像残旧破损,又见新造佛像多耗去巨资而不如法,真是痛心疾首。受菩萨戒时,我便发下大愿:“天下有一寺一庙一殿未修建完善者,誓不成佛。”遂浪迹萍踪,参访..
2025-03-28 -
关中西部的佛教艺术奇观:彬县大佛寺石窟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即唐帝国建国的第一年,割据甘肃东部一带的军阀薛举率领大军进逼唐朝的首都长安城,秦王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带领八总管兵力前往抗击。从七月到十一月间,两军大战于关中西部地区,经过数次的交锋,最终以李世..
2025-01-30 -
东方遗珠:山东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
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国家博物馆新近开放,一时成为人们进京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在国博重点推出的展览“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有六件来自山东青州的大型石雕造像成为“亮点”,山东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自20世纪8..
2025-01-28 -
重庆潼南发现唐代摩岩造像 保存完整西南少见
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佛壁。佛壁上的雕刻十分清晰佛像衣纹流畅近日,潼南县文管所接到该县崇龛镇薛家村村民报告称,当地在挖石子修公路时,挖出了一些菩萨,怀疑就是当地传说中的唐代“千佛壁”,潼南县文物部门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了现..
2024-10-21 -
来宾金秀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
2024-09-24 -
有关藏传佛教微型造像艺术品擦擦的一点探讨
擦擦(tsha-tsha)的来源与宗教本怀“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一般专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制成品上面印制的是藏文或梵文经咒。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玛尼堆上或修习岩..
2024-08-27 -
独具特色的印度佛教造像
印度毗湿奴神庙入睡的毗湿奴伟大的印度文化,在4千多年前,就沿着印度河流域繁荣起来,而这里有着雕刻的传统,历来是高超雕刻艺术的发源地,著名的莫亨左达罗遗址出土的皂石像和青铜像等令人惊叹不已。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800多年,对..
2024-08-26 -
山西历史上的石窟和石刻造像
石窟艺术的物质依托是山地。山西多山,世人皆知。即使依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全省110多个县市中,确实很难讲得出哪一个县市会没有山地。山西自古以来宗教造景习俗源远流长,其中尤以佛教造景为最。笔者曾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着意于对这一方面的..
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