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东西方文化

2025-03-28 15:29民俗

据说现在的三大终极哲学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要干些啥?

我要到哪里去?

这应该说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终极哲学问题,不是我们东方文化(指传统的东方文化,现在的我们算不上是传统东方文化的继承者)的终极哲学问题

我是不懂抑郁症的,因为没进入过这种状态,所以这里就是隔靴搔痒,凭着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闲聊

听几个朋友和客户的描述,抑郁是心理没劲了,麻木冷漠,啥都不想干,乃至是不想活了,去搞自杀

听完给我的感觉,这抑郁症就是人的脑子轴住了,什么叫轴呢,空间太小,憋住了,这样憋久了之后,受不了而去自杀算了,这也是正常演变的结果

空间太小,轴住了,这很像佛教所说的“无间地狱”,何谓无间,器量格局太小,连自己的存在都容不下

那么什么情况下容易空间太小呢?就是太在意太执着于自我,时时处处在三寸心里琢磨自我的陈芝麻烂谷子,往内拧,越拧越窄小,这种趋势演变下去就很容易变异为扭曲、孤僻、冷漠、与世隔绝,直到最后就出现自杀的势

这种太在意太执着自我,并不是只有愚蠢自私的人才如此,也不缺大把聪明人;相反,因为聪明人想得太快太多,如果他所建立的心智思想系统,前提上就有些隐患,那么想到一定深度,就自然会引爆那个隐患,心智精神系统发生严重的内部冲突,那么最终最好把自己弄死解脱得了;特别现在这个时代,是以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我们中国,默认尊重、学习的也是西方文化),那么以西方文化意识为基因而建立为自我之心智精神系统的,发生精神问题、出现所谓的抑郁乃至自杀,也就是不奇怪的事情了,因为西方的文化意识,是有着前提上的隐患的

什么隐患?

这个也是为何开篇澄清三大哲学问题只是西方文化的,不是东方文化的原因

因为东西方文化有个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化是强调自我的,知识、道德、资产私有、自由平等,这些都是回归于保障自我,用力于自我上,所以出现这些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的问题;但东方文化并不强调自我为本为核心,而是向外看向外用力,强调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用传统名词来说就是强调“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是东方文化意识的核心

东方文化并非不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并非不允许人们拥有自我,而是把自我看作是致力于实现“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我越强大完美越好,但是这强大完美是意在天下的,不是回归、利益自我;比喻来说就是,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自我就是吃饭,前提和基础,而活着呢,就是“天下”;从这里就可以明白,易经为什么说参赞天地之化育,老子为什么说玄同,儒家为什么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屈原为什么说天地同寿日月齐光

在中国史书中,是看到不少自杀的记载,但这些人事,要么是崖山之变,自杀殉国,要么是为道义所在,以死相谏,要么是娥皇女英,追随情义,最不济的也是畏罪自杀,就没有什么抑郁症啊自己想不开了啊去把自己弄死吧

再反过来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这种以自我感受为中心为源头的自杀不鲜见,比如杰克伦敦,杰西利物莫,海明威,梵高,莫泊桑,本雅明,原因或是自我太空虚,或是自感活腻了,或是对人类失望了,等等等等,不管是什么具体的原因,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基于自我,我感觉如何,我不想继续了,就这样死吧,本质上都是他的自我心智精神系统出现了严重冲突,无法继续运行下去了;而上面说的东方呢,不是出于这种问题,不是围着他的自我,而是为着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大多是国族、道义这些

把每个个体的心智精神系统的根本、基因,建立在“天下”、国族、三不朽、天道这样的重大事物上,也是东方文化、华夏国度一直不灭,成为全世界自古至今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体系余国家民族的根本原因吧

也所以,要想没有抑郁症、不发生心智精神的内部冲突,就学学东方文化,放开自我这个立足点,把自己的心智精神建立在国族啊天下啊天道啊这些重大的事物上;建立在这方面上,你天天忙着学习、做事,哪里来的闲工夫去钻牛角尖,去纠结我是谁、我要干啥、我去哪这些无聊问题呢,更不用担心想得太深太复杂,把自己弄死算了;现在的人的普遍问题,就是都在集中在自我上,我愁死了,我太累了,我的女儿还不结婚,我要念佛了生死,我开悟了,我信的就是对的,出门走在大街上,人海中每张面孔都是写着一脸的我很烦我很忙我很牛我我我地匆匆来往

意犹未尽,才道一半,但夜深,睡觉罢

作者:东山高 公众号:灵光独耀万物全息

  • 企业收藏行为的文化定位

    1995年,时任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的前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以非凡的魄力斥资605万买下《毛主席去安源》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画作本身不仅已经得到巨大的增值,也大大提升了其银行的自身形象和文化魅力。企业参与到艺术收藏的领域在中..

    2025-04-02
  •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属性

    昨天下午,坐火车从杭州回河南。买的是卧铺车票,人很多,而且也都来自不同的城市。由于行车时间较长,所以大家有充足..

    2025-03-23
  • 民俗日历:农耕文化的千年沉淀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

    2025-03-16
  • 畲族与妈祖文化

    在福建,妈祖信仰不仅在汉族社会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在东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也有重要影响力。据畲族学者蓝兴发的研究介绍,福建闽东地区的“畲族也拜妈祖”,在畲族社会里长期流传妈祖济世救民的故事。妈祖文化对畲族的服饰及节日习俗都产..

    2025-03-15
  • 广西各地春节节庆活动内容丰富 充满“文化味”

    龙腾狮舞喜迎新春!为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春节期间,广西各地精心安排的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满了“文化味”。在首府南宁,“邕州神韵”粤邕剧演出值得戏剧爱好者期待!据了解,1月25..

    2025-03-13
  • 文化庙会1月16日开幕 乐和直到元宵节

    16日,第七届乌鲁木齐文化庙会将在乌鲁木齐文庙开幕。庙会为期20多天,从小年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从民间艺人的精心之作到老少皆宜的游艺活动,这个新春,带上家人,到文庙过一个“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之一的五行..

    2025-03-12
  • 精河人民喜过文化“年”

    金龙逐宝,栩栩如生;雄狮腾挪,惟妙惟肖。1月10日上午,看着龙狮社火队精彩的表演,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农七队农民刘新源浑然不觉室外的寒冷。“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好了!”刘新源边看演出边告诉记者,“以前新春只能逛逛巴扎..

    2025-03-12
  • 收藏不能不讲究文化品位

    收藏是玩出来的乐儿,谁都能玩,但要看怎么个玩法。前不久和一位收藏家朋友谈起如今收藏界的种种乱象,特别是“文化”泛滥,那乐就大了,套用相声语言说,收藏不叫收藏,要叫文化,收藏展不叫收藏展,要叫文化展。给人的感觉,什么门类的收藏..

    2025-02-19
  • 德阳道观对联与道教文化

    道观是道教活动中心或建筑,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包括观、府、宫、庙等。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信仰道教,自愿接受教义和戒律,过那种世俗认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认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他们是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

    2025-02-15
  • 香品、香具与香文化

    人类社会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僧道医巫、各界百姓,对于各种香品无不喜爱,与之相应的香具也是林林总总,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道、香文化。一、我国用香的..

    2025-02-15
  •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

    《海南岛史》载:“道教自宋初以来得到历朝信仰而复兴。”斋醮科仪音乐,在宋初随着江南一带的移民传入海南,它随民间作斋祭祀活动而繁衍并深深扎根,明代已很盛行,是海南省流行很广、影响很大的一种民间音乐。海南斋乐独具本土特色民国三十..

    2025-01-29
  • 高山族的酿酒与饮酒文化

    高山族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早在远古时期,高山族同胞就已在台岛繁衍生息、发展生产,同时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酒文化。郁永河《裨海纪游》云:“平地近番,……呼少曰‘打刺酥’。……秋收纳稼,计终岁所食有余,则尽会曲蘖;..

    2025-01-17
  • 容易抑郁症自杀的人面相有哪些特征?

    百度词条崔雪莉的所有照片已经变成了灰色,多方证实韩国女星崔雪莉已经因抑郁症死亡的事实。最近这些年,韩星成为了世..

    2025-01-05
  • 春节:展示和传承民间信仰文化

    陕西省合阳县冬雷村村民,农历正月初三晚举行了南北社火比斗传统活动。渭南社火是在驱傩、猎祭、祈雨、迎春等活动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其形式融民间舞蹈、音乐、美术、说唱、杂技、戏曲、武术等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征。宋吉..

    2025-01-01
  • 台湾古建专家: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建筑“dna”

    近日,台湾著名古建专家李乾朗来到山西,除亲自考察了一些古建筑外,还畅谈了中国建筑与儒释道文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建筑的“DNA”。  “从儒释道观点来理解中国传统古建筑,是一个吸引人的角度,先人们把他们的所思..

    2024-12-12
  • 二十四节气属于什么文化

    1、二十四节气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2024-12-01
  •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文化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5、自用..

    2024-12-01
  • 捷克的啤酒文化及发展

    史书记载,捷克人早在公元859年就开始大规模种植啤酒花,捷克第一家啤酒厂建于1118年。不过在此之前,已有很多民间作坊自酿啤酒,最早的啤酒是不很透明的,是捷克的皮尔生酿造法产生了诱人的金黄色透明酒液,从此风靡欧洲。起初只有捷克本..

    2024-11-29
  • 在《清明上河图》的描绘中,北宋的广告文化发达吗?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宋朝时的广告形式,幌子、旗帜、招牌和灯箱、彩楼的表现,在长534.6cm,宽25.8cm的长卷中,除景物的遮挡外,画面上有各家商店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

    2024-11-22
  • 日本切腹文化的起源:切腹不是单纯的自杀

    姜文的《让子弹飞》里,出现了两段关于切腹的情节,多少让人印象深刻。一处是六子切腹取粉,自证清白;另一处,黄四郎..

    2024-11-10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