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传佛教艺术的精华——坛城
坛城,又称“坛”或“坛场”,梵文称“曼陀罗”,意为轮集,藏语称“吉廓”,是藏传佛教宇宙观、理想境界的集中表现,为一切圣众聚会的场所。
一般来讲,坛城的作用是给修行者作为观想的对象,将主尊的坛城意义予以图像化,由中心的本尊层层开展到广大法界。坛城在早期为古代印度密宗修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在修法场地筑起一圆形或方形的土台,后逐渐演变和发展成多种形式和类别的坛城。
坛城的造型或方或圆,其中央为佛或菩萨像,以为本尊。本尊的上下左右以及四隅各有一菩萨像,形成一俯视的莲花。一般来讲,本尊的位置在中央莲台之上,周围八个莲瓣上各有一像,总称中院。在此外周围又有一层或两层诸菩萨或护法诸天像,为外院,制作坛城必须遵照各个本尊的仪规中所规定的仪则,不得改变。
坛城分为四种形式:
1.大曼陀罗:分区域绘出各佛、菩萨的形象,表示他们前来聚集。
2.三昧耶曼陀罗:不绘佛、菩萨形象,只绘出其所用的法器。
3.法曼陀罗:在所绘坛城内只写出佛或菩萨的梵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以此代表各佛和菩萨。
4.羯磨曼陀罗:系立体形状,一般以青铜制作,依其本尊不同而制。
雍和宫时轮殿内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一座,在药师殿中央置有药师立体坛城,为铜质鎏金。
坛城除了绘制在布帛上,还有画在地面或木板上的,雍和宫僧人制作坛城,要由藏传佛教密宗高僧亲自传授,带领学生学习经文和制作坛城的方法。
制作前,要先将生石膏及各种矿物质颜料磨成粉,然后将石膏粉分别兑入每种颜料中。雍和宫大威德金刚坛城法会上的坛城,即以这种颜料粉漏制而成,此坛城待法会过后即在法轮殿之西侧陈列,供游人观赏。来年法会之前,此坛城还要重新制作,再通过法会诵经,请佛、菩萨安住于世间,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在1954年视察雍和宫时曾指出:“要把坛城这样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保留下来。”坛城,这一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精华,在雍和宫必然得到继承和发展。
-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当下与未来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未来会怎样发展,恐怕是当下每个人都很关注的焦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2010年春季拍卖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总成交额达231,973万元,与去年秋拍(158,666万元)相比增加了46.2%,同比..
2025-04-01 -
收藏当代国画 须对艺术理解
在世界性的艺术系统中,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而能够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的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艺术,也为西方..
2025-04-01 -
藏传佛教佛塔文化艺术
佛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梵文音译,意为尸体或身骨)、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佛塔又称为佛宝塔,源于古代印度,梵语称“堵波”,也译作“诸波”、“浮图”。意为“方坟”、“圆冢”、“灵庙”等。藏语称为“乔典”,蒙语称..
2025-03-29 -
西藏丹萨替寺藏传佛教艺术
2010年6月21日下午3:30,刚刚从西藏高原考察归来的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先生,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作了一场题为《西藏丹萨替造像研究》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该所所长霍巍教授主持。黄先生首先介绍了研究丹萨替造像的意义。他认为丹..
2025-03-29 -
世界十大艺术收藏家解说
收藏家正为认知上的不一致而烦恼”,拉斯维加斯赌场巨头、世界顶级艺术收藏家之一StephenA.Wynn说,“他们正在很理智的同这种状况做斗争。他们知道他们收购的艺术品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们花的资金,他们也知道如果出售了这些艺术品将无以替代。..
2025-03-11 -
傩艺术殿堂:色彩斑斓、高深莫测
傩,是什么?它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中,随时光变迁、地域变换而衍生出不同的内涵和名称。它是一种巫术,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作为一种狩猎活动的驱逐术而诞生。它是一种祭祀,进入夏代之后,有人以此来祭祀各种非正常..
2025-03-07 -
方寸唐卡描绘热贡艺术产业发展新蓝图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全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实,紧盯“两会”新闻的娘本,也在关注这一问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热贡艺术”申遗的成功,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画院作为青海..
2025-03-07 -
藏传佛教僧服概述
藏传佛教的僧人身着红色僧服,头戴红色或黄色的僧帽,这种独特装束令信徒肃然起敬。佛教徒视僧人为三至宝之一,把僧衣视为佛衣,十分珍惜。就连一块红布头都看成有佛气加以供奉,绝不衰读。如此受信徒珍视的僧服起源于何时,藏区的僧服有哪些..
2025-03-07 -
艺术投资指南普通藏家如何投资齐白石画作
最新出炉的2009年全球艺术品销售排行榜也显示,齐白石的作品全球销售额高居第三位,彰显齐白石在国际画坛崇高的地位。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高攀”齐白石的画作呢?虽然2010年的拍卖大幕虽未打开,但是“白石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拍卖行不..
2025-02-19 -
真话艺术收藏 大浪淘沙擦亮眼睛才能最终获胜
日前,著名收藏家郭庆祥等嘉宾做客央视财经频道由王小丫主持的《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栏目,针对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市场相关话题进行了精彩对话。国内各大媒体都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赞扬,作为一位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观..
2025-02-18 -
艺术收藏要看质量 “买艺术,不买‘头衔’”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著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2-18 -
麦积山的佛教艺术
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同时传入中国,在中央亚细亚与印度的交通要道上,古来营造了不少石窟,其中优美的造象与壁画,保存至今,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例如高昌的壁画,敦煌千佛洞的壁画和塑象,大同云岗和洛阳龙门的雕象等等,这些著名的佛..
2025-02-16 -
张大千藏传佛教绘画:一代大师学佛参禅的艺术感悟
果洛蕃女礼佛图张大千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一生与书画为伍,纵情山水,饱阅古代诗书字画,留恋石窟寺艺术,曾入寺学佛坐禅,拜师问道,深得禅门三昧,其艺术手法不仅继承了古代汉传佛教绘画传统的技法,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藏传佛教壁..
2025-02-15 -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印度的装饰性雕塑与中国的写意性雕塑交融,形成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特有风格,并呈现着由装饰性为主向写意性为主的转化,这是石窟雕塑的总趋势。雕塑空间的感性处理不论在云冈、敦煌,还是龙门,几乎每一洞窟内的雕绘都组成一个相互呼应、相..
2025-02-15 -
藏传佛教法器简史:造型源自天竺 乾隆时大量进贡
镶宝石鎏金银质法轮藏传佛教法器与供器,大多以金、银、铜铸造为主,兼有木雕、骨雕、石雕、海贝壳以及布、丝织、锦缎等面料制品。其质材各异,造型奇特,制作构思巧妙,数量巨大,是西藏佛教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器造型模式源于天竺..
2025-02-14 -
陈大章的艺术成就
在当今画界,陈大章是一位修养相当全面的老艺术家,也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能在人物、山水、花鸟三个领域中均有较高造诣,并使三者高度统一,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并不多见,晚年的陈大章画名日隆,但他不为..
2025-02-02 -
齐良迟的艺术成就
齐良迟擅画花鸟鱼虫,作品题材广泛,讲究情趣,笔墨生动,富有民族气息。亦擅诗文、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出版有《怎样画螃蟹》、《怎样画雏鸡》、《怎样画虾》等书。现为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
2025-02-02 -
艺术画家:童中焘
童中焘(1939.1―)别名童孟火亨,浙江鄞县人。擅长中国画。浙江美术学院副教授。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
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