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香器

2025-02-15 08:33历史文化
香器是指焚香用的器皿及用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薰球、香囊、香盘,及在香粉的香篆、盛香的香盆,都是属于香器的范畴。 这些丰富的香器种类,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型态的香焚烧或蒸薰的方式而产生。除了实际上的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考量,香炉的型制、炉身的造型、色彩,更是琳瑯满目,配合袅袅香烟,及美好的香味,让用香的情境达到极致。 焚香的器具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1、香炉:是指可燃点盘香、沈香木块、丸香及香粉的圆形香炉。 2、卧香炉:专门焚烧横式线香,即卧香所用之香炉。 3、香筒:长筒式香薰,为直式线香所用。 4、立香香炉:是指专门焚烧有竹枝为柱脚的立香所用的香炉,大多以金属或石材为炉身材质,用于祭礼时上香之用,避免香炉身温度过高。 5、手炉:即一般所说的柄香炉,以焚烧香丸、沈香木块为主,方便上堂时以手持之。 6、薰球:为镂空圆球,内放香品焚烧,无论球如何转动,球内香品皆能保持水平不会倾倒。 7、香囊:指将各种香料、香品置入囊中,放在身上散发香气的香具。 不同的香料,以不同的方式来散发香气,也会造成特别的效果。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为燃烧、薰炙及自然散发等三种方式,而有不同的香器来配合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须以燃烧的方式,而龙脑之类的树脂性香品,则必须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将香品放在炙热的炭块上薰烤。而调和成香油的香品,就用自然挥发的方式来散发香气。此外,各式各样香气浓郁的香草、香花,也被装入花薰、香囊之内,让其自然散发香气。混合数种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纸包裹,装入香囊。 随着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香器的样式也不断出奇翻新,从香器开始出现到现今,香器的演变,几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让人们无论是在用香或是供香时,在嗅觉及视觉的心灵意境上,都达到了美好的升华。更新于:7天前
  • 麦积山的佛教艺术

    自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同时传入中国,在中央亚细亚与印度的交通要道上,古来营造了不少石窟,其中优美的造象与壁画,保存至今,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例如高昌的壁画,敦煌千佛洞的壁画和塑象,大同云岗和洛阳龙门的雕象等等,这些著名的佛..

    2025-02-16
  • “佛之光影-和谐佛教”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展示当代佛教欣欣向荣、紧跟时代步伐的积极形象。菩萨在线网站特主办首届“佛之光影-和谐佛教”佛教艺术文化摄影大赛。此次摄影大赛得到了扬州大明寺、昆山佛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

    2025-02-15
  • 香与佛教

    虔诚的香客 中国民族宗教网记者张世辉摄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都可以见到香的踪影。密法中,不同的本尊甚至有不同供养的香,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香能袪除一切臭气、不净,使人身心舒畅,..

    2025-02-15
  • 关中西部的佛教艺术奇观:彬县大佛寺石窟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即唐帝国建国的第一年,割据甘肃东部一带的军阀薛举率领大军进逼唐朝的首都长安城,秦王李世民以西讨元帅的名义带领八总管兵力前往抗击。从七月到十一月间,两军大战于关中西部地区,经过数次的交锋,最终以李世..

    2025-01-30
  • 佛教的融和精神

    融和精神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之一。“融”与“和”连用,字面上基本为融通无碍、和谐和解的意思。融和精神是佛教在处理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争端及矛盾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异己的存在持一种平等、尊重的态..

    2025-01-29
  • 世界佛教史上首部高清3d影片《本焕大师》亮相鹏城

    本焕长老卡通形象(图片来源:资料图)本焕长老(图片来源:资料图)《本焕大师》,是世界佛教史上第一部大型高清3d影片。影片以深圳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的传奇人生经历为电影题材,形象生动地展示本焕长老的人生修行之路,以此弘扬传播中..

    2025-01-28
  • 东方遗珠:山东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

    代表着国家形象的国家博物馆新近开放,一时成为人们进京旅游的热门地点之一。在国博重点推出的展览“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有六件来自山东青州的大型石雕造像成为“亮点”,山东的佛教造像艺术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自20世纪8..

    2025-01-28
  • 国际佛教电影节开幕 10部中国佛教文献纪录片参展

    2011年5月18日,为纪念佛祖悟道2600周年,国际佛教电影节开幕式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班达拉奈克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斯里兰卡议会议长恰马尔与尼泊尔、缅甸、泰国、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驻斯使节、斯政要和佛教界人士共100多人出席开幕式。中国驻..

    2025-01-28
  • 佛教公益片《观音故里》在平顶山举行首映式

    3月13号上午佛教公益片《观音故里》首映式在平顶山市八中礼堂举行。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和四百余名信众一起观看了首映。《观音故里》,对中国第一佛——观世音菩萨的出生地宝丰县古父城,出家地白雀寺,得道证果地香山普门禅寺进行了实地..

    2024-12-15
  • 佛教密宗的八大守护神

    八大守护神又叫“本命佛”,是佛教密宗通过天干地支、十二因缘、“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有八位佛和菩萨保佑十二个生肖,故称为“本命佛”,也叫八大守护神!佛教密宗本命佛是千年以来人们所供奉的护法善神,能使众生逢凶..

    2024-12-15
  • 云南佛教书画收藏只涨不跌

     佛教丹青受关注。每年春季都是书画艺术品市场开始忙碌的时候,不管是画廊还是拍卖行,也不管是收藏家还是爱好者,都会在这个时候考量全年的计划和行动。在今年春季一般书画作品市场行情扑朔迷离时,收藏家和投资人却发现一项规律:佛教书画..

    2024-12-14
  • 佛教建筑记录北京千年文化史

    法源寺:徽钦二帝曾关押在此很多人对法源寺的了解源于李敖的小说《法源寺》。在这部小说里,李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仕隐、家国、君臣、忠奸、去留、因果等等都浓缩在法源寺院这一历史舞台上。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记得书中写到的寺院里铺..

    2024-12-13
  • 佛教雕塑艺术的源与流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佛教艺术的兴起,正值印度与波斯、希腊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时代。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诏令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优美的药义女、野鹿苑..

    2024-10-24
  • 广州南海神庙“佛教圣树”繁花怒放

    4月15日,广州南海神庙内二十多棵“佛教圣树”无忧树自2006年引种以来首次展现繁花怒放的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只见数不胜数的金黄色花朵点状如火炬般将整个树冠覆盖,整棵大树仿佛一座金黄色的“宝塔”。许多游客纷纷上前抚摸无忧树..

    2024-10-23
  • 海口意外发现石室藏身 800年佛教涅槃石塔

     石龟石雕正面造型(左上)、石龟石雕侧面造型(右上)、石匣里放置有铜钱和锡牌等文物(下图)。(图片来源:中国网摄影:黃一冰)文保工作人员在清理塔身过程中从塔身中央发现石室。(图片来源:中国网摄影:黃一冰)海口儒符石塔出土文物,..

    2024-10-21
  • 佛教如何看待灵魂投胎转世之说

    问:请问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灵魂转世之说?济群法师答: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世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否..

    2024-09-02
  • 试论中国南传佛教佛塔艺术——郑筱筠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经传入中国云南地区,它在保持南传上座部佛教基本传统纯洁性的同时,更多地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着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它与当地固有的原始宗教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斗争、相互融合,逐步渗入到当地少数民族世俗生活的方方..

    2024-08-30
  • 佛教是如何说的灵魂哪里来的?

    索达吉堪布问:往前推几百年或几千年,地球上可能只有十亿人,但当今已经六七十亿了,如果轮回学说真的成立,为什么人会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索达吉堪布答: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最近刚公布达到了70亿。人类虽然有这么多,但在六道..

    2024-08-30
  • 四川甘孜乡城发现明代精美佛教壁画

    明代壁画2011年9月2日,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蒙古史迹调查组”一行到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青德乡开展调查工作时,在青德乡热宫村村庙,温玉成教授发现村庙该出殿堂一、二层四壁及二层三壁壁画大约作于明代后期,保存状况较好,技艺水平较高..

    2024-08-29
  • 佛教雕像:中国式雕塑

    造像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忽略的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式雕塑”之美,金属、竹木、玉石,材质多样,品类丰富,不仅传递着中华文明对美的极致向往,更传递着神州百姓对平安、祥和的精神追求。佛像无疑是传统造像艺术精华之精华,因着信仰的力..

    2024-08-29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Copyright © 2024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