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痴梦》及其他
小时侯看电影,每当看见坏人被送上断头台,就要高兴上很久。只要是沾一点坏的,就是一个死。胸口是一种热辣辣的感觉,透着爽快。长大了,因为知道自己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完全清白的,就有了恕人之心。
《痴梦》是明末无名氏《烂柯山》里的一折,取材于《汉书?朱买臣传》。讲的是,朱买臣以半百之躯九次科举未中,崔氏逼休另嫁。后被弃潦倒,听得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衣锦荣归,含羞忍忿,半痴半呆,后悔非常。一时间做梦,陷入遐想,得意洋洋,最后恍然梦醒,嘎嘎而笑,却是疯了。
戏曲里,昆曲、京剧、越剧都有表现。昆曲张继青演来名声甚大。我看的却是京剧,孙毓敏。
孙毓敏是荀派的表演艺术家,娇媚灵巧是专业的。看孙毓敏的《痴梦》,崔氏在几十分钟的瞬间里,忽而刻薄贪婪,忽而眉眼生风,笑颜如花,忽而自嘲后悔,忽而痴痴呆呆,层次分明,仿佛褪衣剥衫般一一地展现在眼前,倒忽然让人不禁辛酸同情起崔氏来??原来她也不过只是个“简单人”而已,罪不致死??以后再看就有看屠夫杀人的感觉:人衣衫褴褛地架着搁在断头台上,嘴上带着点儿血痕。红红的冰凉木台子,有前面人的血……总以为象一块咸肉已经被风干了,可还要等着刀下来。
慢的就象人的一生……
对于一个普通弱女人太过惨烈。镜头摇到刑场,总是先给那围观的人,看他们的表情。我却是不愿意做那围观的人的。有人说:“那些戏文,其实都是后世的贫贱男子编来儆诫守穷的老婆们的。”
哈哈一笑,真的或许是对的,可能还有一个《武家坡》,王宝钏与薛平贵苦守十八年后相见了,薛平贵调戏与她,未免有点得意洋洋,心里意思未免说:看,没让你白等我吧,我还是回来了。好象是莫大的赏赐。十八年呀!王宝钏矜守自持,不能细看他这“陌生的”军爷,倒也相信他是捎信来的人。善良的人!可又为自己穿的太破,顾及薛平贵的面子不敢承认自己就是王宝钏,想看信却左右为难。后来把薛平贵的贫寒出身不慎说漏了嘴,还不免自责。后来终于窑前相认,王宝钏对薛平贵说:“退后一步”,王宝钏又说:“再退后一步”,再说:“要你再退后一步”,薛平贵说道:“后面无有路了”,王宝钏不禁哭道:“后面若是有路,你就不回来了。”
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里说:“《红鬃烈马》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完了,然而他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他不给她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代战公主的领土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可是薛平贵虽对女人不甚体谅,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京戏的可爱就在这种浑朴含蓄处。”
因为古时候男权更重,我真的相信京戏在对男人的时候的确是浑朴含蓄的,甚至袒护。可对女人,比方《痴梦》却没有这样的浑朴含蓄,他显示了一个男人的绝情和斤斤计较。还是这个薛平贵,回来了,他还记得走时留的那十担干柴八斗老米,以为这就可以换女人的十八年了。
《痴梦》的哀与程派的哀不同。《痴梦》的哀是平凡女人的自私之哀,是让你感觉的,崔氏本人则大有自做孽不可活的意思。京剧的美在于她的圆,她借小丑的嘴骂人也是滑稽的,仿佛无关痛痒,可被骂的人自知。并不尖利刻薄到敲肝吸髓的地步。《痴梦》却生生剥开人的皮,原是有点不舒服的。
不过有些人看她是有快意的,带着报复的快感。
程派戏呢?《锁麟囊》是光明的戏,不去提它。
《春闺梦》中的悱恻感叹的是:战争与新婚一样的凄苦,人死两边,一个是战死,一个是抱残守缺郁郁而不得终。
《荒山泪》是五个骨牌,自己站在最后,被瞬间的夫死、税避、家破、兵荒、子散陆续砸倒,也是无路可退自尽了事。
《青霜剑》本是一家三口和睦,更是因被人算计美貌,陷害其夫,导致自己不得不假意曲迎再为冯妇,最后以青霜剑杀了仇人自尽。
《六月雪》讲的是窦娥,冤魂惨苦更是不必多谈。
……
程派是逼上梁山的中庸的哀,柔弱的善良女人的愤世之哀。爱与恨更加单纯。所以虽然同样苦,哀,程派的演员却不可以去演《痴梦》。我想不出张火丁演崔氏是什么样子。她好比是大户人家放在朱漆案上的银灯,放在角落也能照的坦坦荡荡,有凌然不可犯的气质。崔氏是小户人家剁案板上的菜刀,吃得肉也吃得菜,浑身有粗俗浓烈的美,还有精明的小心眼。
我爱《痴梦》之展现人生的丰富,爱孙毓敏的表演,爱她塑造的活生生的崔氏,可是我却不爱她的结局。
生活中,人的自私,让她知道错误也就罢了,何必割下头来呢。更新于:6天前
-
京剧的龙套
京剧角色行当。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及群众。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龙套不同于舞台上的“零碎儿”,而是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
2025-02-18 -
京剧的板式
二黄二黄原板二黄慢板二黄三眼二黄正板二黄中三眼二黄快三眼二黄中板二黄碰板二黄顶板二黄导板二黄回龙碰板回龙二黄散板二黄摇板二黄滚板二黄哭板反二黄唢呐二黄四平调平板二黄西皮西皮原板西皮快三眼西皮慢板西皮慢三眼西皮二六西皮流水西皮..
2025-02-18 -
京剧声腔板式: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唱腔
京剧各行当的唱腔各有特色,这里选听的都是老生、花脸、老旦、旦角、小生行当很具代表性的唱腔,是学习和从事京剧表演、器乐演奏各专业必须掌握的曲目。也是京剧爱好者、广大戏迷喜闻乐见、非常熟悉的唱段。十字句的老生二黄原板唱腔和七字句..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旦角二黄综合板式
《生死恨》“耳边厢又听得初更鼓响”这大段是旦角梅派二黄唱腔,由六种二黄板式组合而成的。从二黄导板引出,二黄散板用于回忆,回龙作为感叹过渡,慢板用于感情的抒发,两句慢板后,转行弦接转原板、两段二黄原板用于剧中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新板式
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时,诞生了许多新的板式,如老生反二黄导板、回龙、二六、各行当的反二黄流水、快板等,反二黄声腔中原没有的板式的唱腔在京剧现代戏中出现了,如《平原作战》赵永钢唱“几天来与曰寇周旋在平川上”的反二黄二六。..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反二黄附属板式
反二黄导板的唱腔、过门与二黄导板基本相同。将二黄导板的过门和唱腔下移四度,个别部位根据反二黄的旋律特点略作调整。在京剧传统剧目中,有反二黄导板的行当和剧目很少,在众多的行当中,只有旦角有反二黄导板。老旦行当的反二黄导板是在传..
2025-02-17 -
京剧声腔板式:旦角的二黄原板唱腔
因为男女(生、旦行当)声腔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演唱用大、小嗓的区别,及演唱音域的不同,使旦角二黄原板与老生行当的旋律不同,从旋律上分析,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如果也演唱同老生一样的旋律,会有音域不适的压抑感,不便演唱,将旋律上移四..
2025-02-17 -
关于京剧中的上口字
凡京剧爱好者,都知道京剧有个上口字的问题。什么是上口字?简言之,即凡是京剧语言中与普通话声、韵(声调除外)不同的那些字,就是上口字。换句话讲,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的那些古音、方言字,古音来自《中原音韵》(或“中州..
2025-02-17 -
京剧中字的声和韵
什么叫京剧音韵,杨振淇先生在其《京剧音韵知识》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京剧音韵是在《中原音韵》(或“中州韵”)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以普通话为主体,又保留了某些古音,吸收了鄂、皖、苏等方音,经过一些著名艺术家逐步琢磨、实践、创造的..
2025-02-17 -
漫谈京剧与歌曲的区别
京剧与歌曲虽同属艺术化的语言音乐体系,但却存在许多不同之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不同。京剧音乐特别是唱腔,是特征性、体系性非常强的。西皮、二黄两大系列统贯全局,其旋律虽可以有无穷变化,也可掺入其它剧种及民族音乐的成份..
2025-02-16 -
京剧的吐字和咬字-五音辨
五音在音韵学上是指古代学者按发音部位,把声母分为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这一传统的提法,沿用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京剧吐字、咬字方面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常以“字正腔圆”来作为评议京剧演唱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有..
2025-02-16 -
《我看京剧衰落的原因》的几个观点之我见
拜读网友“碗豆”大作《我看京剧衰落的原因》,有几点想法。特记于下,来请指正。首先是“京剧衰落”的讲法问题,我个人认为“衰落”一词不足以说明京剧艺术现今之处境。何为“衰落”,衡量它大概有三:其一,从业人员渐少且演出场所近无;其..
2025-02-16 -
安徒生谈“振兴京剧”
安徒生也能谈“振兴京剧”么?他可能都不知道京剧是什么东东~~可是,有些东西,其情其理儿,是古今中外皆大同的。在他的童话《天上落下的一片绿叶》中,他写了“绿叶”是如何的特立超群、与重俗品所不同!他写了在“绿叶”生时,没有几人能正..
2025-02-16 -
关于《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的想法
我是青年的京剧爱好者,喜欢收藏京剧音像资料,藏得多了,也就有了些想法,向各位请教。从剧目、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中,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戏曲鉴赏的知识,学习到辨别精粗美恶的方法。我能从无言的编辑工作中,体会到编辑者对京剧的理解、用意..
2025-02-16 -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初探
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深沉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的唱腔则是构成其艺术特色的核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2025-01-31 -
谈谈京剧《四郎探母》中一些不合平仄、韵脚的地方
下面是笔者发表在《上海戏剧》2002年第12期上的一篇拙文,现略作增补,转贴在这里。一来请网友批评指正,多多赐教;二来感到各地剧团为省里的汇演、今年10月杭州艺术节积极准备新节目,竞争剧烈,志在必得,推动了戏剧的创作和发展,这是大好..
2025-01-31 -
谈京剧《野猪林》舞台版本与电影版本的不同
京剧《野猪林》之舞台版本与电影版本的不同之处大致有以下:1、“长亭分别”一场电影版本有林冲和林娘子的大段对唱,而舞台版本以对白来诉说对唱的内容;2、“野猪林”一场电影版本有林冲与鲁智深的大段对唱,而舞台版本则同样以对白来诉说对..
2025-01-31 -
上善若水概括梅兰芳性格 盛和煜再改京剧《梅兰芳》
??2005年度至2006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30进10”的评选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北京今年惟一一台入选剧目是北京京剧院的《梅兰芳》。虽然这出戏的编剧盛和煜正因为担任电影《夜宴》编剧而受到非议,不过这位“湘江才子”却表示,自己..
2024-10-27 -
个性张扬率真可爱的现代女孩--戏评京剧中的程雪雁一角
谈起传统京剧《凤还巢》中的雪雁这个人物,一般都会觉得是个单纯逗观众开心的小配角,其实不然。她的存在,一是为故事的发展作重要链接,比如:正是因为有了她的夜探穆郎,才引出了穆居易的不辞而别使得故事往下进行,从这点来看,雪雁虽是个小..
2024-09-05 -
京剧流派唱腔音乐-中国戏曲学院张玄讲座
2006年10月25日晚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张玄,在上音教学楼217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京剧流派唱腔音乐”的讲座。“流派”是一门艺术成熟的标志,我们研究任何一门艺术也许都无法逾越“流派”这一个门槛。一、流派的本体论关于“本体论”的本体..
2024-09-05